全國政協(xié)常委賴明:城市地下供水管網滲漏率最高達30%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3-25 發(fā)布人:admin
全國政協(xié)常委賴明:城市地下供水管網滲漏率最高達30%
|
2014/2/25 8:45:23 來源:
|
在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之際,全國政協(xié)委員調研組日前走入北京大興榆垡工業(yè)園區(qū),開展春節(jié)之后的第一項“下基層”調研活動。本次調研以“地下滲漏與建筑安全”為主題。調研組由全國政協(xié)常委、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帶隊,國務院發(fā)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,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海燕,民建中央常委、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等全國政協(xié)委員組成。
在北京龍陽偉業(yè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公司董事長王偉向政協(xié)委員們介紹了我國地下滲漏的相關情況。他說:“我國目前有400億平方米既有建筑,每年新增約20億平方米建筑總量。鑒于我國建筑地下滲漏率已超過80%,說明有相當數量的建筑地下結構質量存在或大或小的問題,對建筑壽命和建筑安全帶來不利影響。當下的地下結構質量,關系未來的則是建筑安全。建筑地下滲漏,(地下)防水沒有做好只是形式,房子(地下結構)沒有做好才是本質。萬丈高樓始于地下,建筑安全問題要未雨綢繆、防患于未然,而不能‘鴕鳥精神’,藏患于未來,讓子孫后代用生命為我們今天的行為埋單。”
侯云春委員表示:“聽完情況介紹后,我覺得地下滲漏確實是一個天大的問題。建筑滲漏,這是我們看得見的,而看不見的(地下結構問題)要比看得見的(滲漏問題)更嚴重。由此我想到,改革開放三十多年,我們確實取得了很大成就,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很多問題,表現在建設當中,追求快,追求規(guī)模,追求數量擴張,帶來了很多的隱患,而且這些問題,特別是建筑方面的問題,正在逐步暴露,問題還在今后。我想不管是搞建筑的,搞設計的,還是搞監(jiān)理的,所有的企業(yè)都應該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,要為子孫后代負責,我們能夠為后人留下什么?不是留下這么多的隱患,而是要留下更美好的東西。”
林海燕委員在發(fā)言中指出,建筑質量問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,地下滲水了,很可能要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或者更長時間問題才會顯現,并最終影響建筑安全。正像王總說的那樣,一個企業(yè)有生存的驅動、發(fā)展的驅動、責任的驅動、事業(yè)的驅動,如果我們的相關企業(yè)都做到責任驅動,地下滲漏與建筑安全問題則更容易解決。
李曉林委員則呼吁,相關各方要重視建筑地下防水與建筑地下結構質量,負起應負的責任,在原材料供應上要供應好,在施工環(huán)節(jié)要施工好,最后政府和行業(yè)要監(jiān)管好。
針對“地下滲漏與建筑安全”主題,賴明副主席著重指出:“我們的地下管網總長度超過了15萬公里,由于它是隱蔽工程,質量安全隱患非常多。目前,城市地下供水管網滲漏率多的達到30%,這是非常大的隱患。大量的水,通過管網的滲漏,通過地下空間的滲漏,會把大量的泥沙帶走,形成大量的塌陷,構成大量的工程隱患。地下工程質量,包括我們的管網,的的確確可能是我們今后一段時間將要面臨的非常重要的問題。最近幾年,由于地下泥沙流失帶來的地面坍塌及工程安全問題,其實已經在加快的發(fā)生了,我覺得真正大的事情可能還沒有發(fā)生出來,這個危害非常大,我們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。”
侯云春委員提議,由賴明副主席牽頭,將此次調研形成兩會正式提案,以期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注與重視,得到了賴明副主席的首肯。
|